2月18日,莆田市博物馆为响应省文物局部署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创新,积极推送线上特色展览,为市民提供有力的精神力量。莆田市博物馆结合馆内特色,深挖馆藏精品,特推出“栉风沐雨 艺薄云天 ——莆田市博物馆馆藏中国近代名家书画精品展”,其中名家荟萃,作品琳琅满目。
本次展览精选其中135件书画作品,形式上有条幅、图轴、对联、扇面等,丰富多样;内容上涵盖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书法等各大传统书画门类,可谓是20世纪20、30年代全国众多书画名家挥汗呵冻、煞费苦心绘下的艺术珍品。其中包括著名画家徐悲鸿、林风眠、潘天寿、朱屺瞻、黄宾虹、王个簃等,有既是革命家也是书画家的何香凝、柳亚子等,有北洋总统徐世昌、军阀吴佩孚等,有前清遗老和宗室成员陈宝琛、陆元鼎、罗振玉等,还有部分当地书画家。他们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书写了近代书画史上灿烂的篇章。
徐悲鸿丨三尺画猫立轴
题文:不堪回首。辛未岁栏。徐悲鸿写。
钤印:徐悲鸿、天地无全功
徐悲鸿(1895—1953),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林风眠丨1931年林风眠墨笔水鸟132x34.3cm
题文:林风眠冬西湖
林风眠(1900—1991),家名绍琼,字凤鸣,后改风眠,广东梅县白宫镇阁公岭村人。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是已经接近了“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画家。
潘天寿丨民国潘天寿墨笔蕉林竹89x48cm
题文:懒尊者
钤印:阿寿
潘天寿丨1931年潘天寿设色春午乱鸣鸡151x50cm
题文:春午乱鸣鸡 三十年黄梅时节之门(汉?)寿
钤印:潘天寿印(白)
潘天寿丨民国潘天寿指墨山水软片75x40cm
题文:作指画鲜除高其佩外鲜有用生纸者知世人之多不知指画矣
十九年春仲多鲜字阿寿又记
钤印:寿
题文:诗思在疏林荒渚之间 三门湾人指书时客歇浦
钤印:天授小鉨(白)
潘天寿丨四尺行书立轴
题文:观濮水亭厂,小坐等闲身,高柳碧于染,绮荷红拥人。吴山云外古,湖水宋时新。瀛岛鱼仙府,争飞到俗尘。辛未黄花开旧阿寿
钤印:潘天寿印
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潘天寿作画用大笔粗线,笔线有时宽达两寸,并且落笔很重,用墨方面,潘天寿着眼于大处,一贯追求的是雄阔大气的艺术风格。
朱屺瞻丨1932年朱增钧设色枇杷149x32cm
题文:五月琵琶黄似橘。时在壬申冬月,娄冬朱屺瞻,写于乐天画室。
钤印:朱增钧(白)屺瞻(朱)
朱屺瞻丨民国朱增钧墨荷116.5x29.2cm
题文:屺瞻写。
钤印:朱增钧(白)屺瞻(朱)
朱屺瞻丨1932年朱增钧墨竹136x34.5cm
题文:白沙留月色,秋竹助秋声。壬申秋月,娄冬朱屺瞻写。
钤印:朱增钧(白)屺瞻(朱)
朱屺瞻(1892-1996),初名增钧,号起哉、别号二瞻老民,斋名癖斯居、梅花草堂、修竹吾庐、养菖蒲室,江苏太仓浏河人。日本留学,上海大学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西冷印社社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上海美协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擅画山水和花卉蔬果。他的作品融会中西,致力创新,所作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
王个簃丨1931年王个簃设色雁来红图软片 136x34cm
题文:翔雁南来塞草秋,未霜红叶已先愁。绿珠宴罢归金谷,七尺珊瑚夜不收。辛未秋日个簃王贤客沪上
钤印:王贤印信、启之
王个簃丨民国王个簃设色霜晓鞠鲜图轴136x33.5cm
题文:霜晓鞠鲜鲜 拟张孟皋设色 个簃王贤时客海上禅甓轩
钤印:王贤印信、启之
王个簃(1897—1988),名贤,字启之,江苏省海门市人。16岁到南通求学,笃好诗文、金石、书画。27岁由诸宗元介绍,去上海为吴昌硕西席,兼从吴学书画篆刻,为入室弟子。曾任上海新华艺术大学、东吴大学、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上海美专教授兼国画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史馆馆员等职。其艺术深受吴昌硕先生影响,又形成了自己隽秀、清润的艺术风格,善写意花卉,常以日常生活所见到的山石、葡萄、石榴、松、柏、水仙等为创作题材。
陆元鼎丨1931年陆元鼎设色观瀑落帽图轴105x49cm
题文:贪看千丈瀑,吹落乌纱帽。落帽堕涧中,涧深无人到。辛未夏 陆元鼎写
钤印:陆、元鼎
陆元鼎(1908—1998),1921年师从张善孖、张大千兄弟,为大风堂入室弟子,用笔遒劲古拙,画追宋元,兼以石涛为法,胸罗丘壑,笔墨氤氲。曾任上海文史馆馆员、春江书画院画师、上海市画人协会理事。
吴佩孚丨五尺石印墨竹堂幅
吴佩孚丨六尺行书对联
题文:蓬莱去此无多路,田园荒尽尚微苗。子玉吴佩孚。
钤印:吴佩孚印、子玉书画
吴佩孚(1874—1939),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善用兵,富韬略,兵锋所指,无不披靡。其书法与同时期的“文治总统”徐世昌书法合称为“军阀书法”的并峙双峰。传世书法作品以草书为主,线条连绵缠绕,草法圆熟,用笔多实,厚重浑朴,一气呵成,雄强有力。楷书、行书作品,古味盎然,法度森严而又不流于板滞。有《循分新书》《正一道诠》《明德讲义》《春秋正义证释》等著述传世。
陈宝琛丨四尺行书对联
题文: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八十四叟陈宝琛。
钤印:陈宝琛印、太保之章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善书,似黄庭坚,瘦硬遒劲。工画松,喜藏古印,辑澄秋馆印存,着沧趣楼集。
徐世昌丨五尺草书对联
题文:松花细雨青山路,杨柳春风绿野堂。水竹村人。
钤印:徐世昌印、鞠人
徐世昌(1855—1939),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涛斋,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徐世昌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安阳袁林的墓碑“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九个大字系徐世昌的手笔。工于山水松竹,如《石门山临图帖》等。一生编书、刻书30余种,如《清儒学案》《退耕堂集》《水竹村人集》等。被后人称为“文治总统”。
这场在国运衰微时期的慈善壮举,为后世留下了倍蓗什百于当时的艺术作品,留下了名垂青史的艺术价值,留下了诗书芳华的赤子之心,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精神财富,彰显了一代中国文艺先驱们胸怀天下的气度和报国为民的情怀。(莆田市博物馆 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