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定于6月13日至6月19日,6月15日为全国低碳日。
节能宣传周——2022.06.13-06.19
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绿色低碳,节能先行
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莆田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加强能耗增量源头管控,深挖能耗存量节约潜力、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等举措,抓紧抓实抓细节能降耗工作,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大局。
近年来,我市加快三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五个新型产业发展壮大、做好“四篇”文章,坚持通过绿色发展打造高素质产业。在华峰、三棵树、永荣、赛得利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投产的情况下,全市能耗水平持续保持下降态势,今年一季度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2%。
一、推动工业领域节能减碳
1优化用能服务保障
依法依规开展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能耗空间优先向能效水平处于同行业或同领域先进水平的重点产业项目倾斜,做好能耗指标保障服务工作,助推重点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华峰、永荣、赛得利等系列重点产业项目顺利完成节能审查批复,有效拓展我市发展能耗空间。
2实施节能技改工程
建立省、市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库,积极引导工业企业牵头实施低效设备更新改造、能效水平提升、能量系统优化、能源梯级利用等节能技改工程。2021年下达节能循环经济专项资金600万元,对福建永荣科技有限公司的动力站除氧器乏汽回收等一批节能重点项目予以奖励,实现年节能量3900多吨标准煤。
3积极发展绿色能源
用好“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从节能审查源头引导新上重点工业项目充分利用厂房屋顶、污水处理厂等空间建设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企业消纳自发可再生能源的能耗量视同企业节能改造节能量,统筹计入工业重点节能项目予以资金奖励支持。
二、打造绿色制造标杆示范
我市以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和绿色设计产品为工作抓手,不断完善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带动工业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发展。2021年,我市佳通轮胎、双源鞋业、上海电气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绿色工厂名单,截止目前全市已有福人木业等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三棵树涂料1家企业获评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云度新能源汽车1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佳通轮胎和三棵树涂料共20项产品获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仙游经济开发区1个园区和海安橡胶、亚明食品等14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制造名单。
通过绿色制造标杆示范引领,全面统领减污降碳和能源资源高效利用,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坚持把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放在首位,推动生产过程清洁化转型,加快建立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三、促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
1创建循环经济示范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通过循环经济示范单位的创建,示范带动工业企业绿色、循环化改造,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废水循环利用、固废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我市黄石工业园区、华林工业园区、仙游经济开发区、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秀屿区临港工业园区共5个园区获评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华峰新材料、永荣科技等21家企业获评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2提升工业用水效率
在全市工业领域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引领重点用水企业加强节水管理和技术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百威雪津被工信部、水利部、发改委和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委联合认定为2020年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为我省唯一入选企业。永荣科技被省工信厅、省水利厅联合认定为福建省2021年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全省同批次仅2家。全市已创建华锦实业和益明纺织等11家省级节水型企业。
3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引导赛隆科技、赛纤新材料、赛程新材料等废旧衣物、废塑料回收企业,利用废旧纺织品及废旧瓶片快速检测、分拆、破碎设备,通过采用物理法、和化学法高效连续生产,推动废旧涤纶、涤棉纺织品、纯棉纺织品等再利用。引导日晶玻璃、长城华兴玻璃、福建华兴玻璃等废玻璃回收利用企业,加强再制造生产设备与工艺技术的创新升级,推动废玻璃实现低值再生利用。
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营造节能低碳浓厚氛围,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奋力书写“碳达峰、碳中和”莆田答卷的生动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