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广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近期,市博物馆和市科技馆联合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以流动科技展品为依托,集非遗雕版印刷、科普展板等资源,让孩子们通过操作科技展品、参与科学课堂、观看科普表演秀等方式,进一步推动科普场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需求的有机结合。
11月18日,活动走进莆田市擢英中学。活动现场流动科技馆“搬”到了学校,这些融合声、光、电、磁、力等方面的科普展品,呈现出的新奇科学现象、蕴含的神秘科学道理,深深吸引着同学们,让他们零距离地接触先进的科技产品,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认真地探索着每一个科普展品的奥秘。另一侧,孩子们也忙得不亦乐乎,市博物馆为同学们带来的《大利大吉》明信片打卡盖章活动,成为现场热门打卡点。此明信片是专门为宣传国际博物馆日而创作设计的,沿用彩色图案的形式,主题鲜明,不仅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传递厚重的历史信息和传统文化,而且可实现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愿望。
12月6日,莆田市博物馆、莆田市科技馆又联合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市乐博星际科技教育有限公司、湄职院自动化工程系等单位,开展科普活动走进文献中学,助力该校第十三届科技艺术节。
活动现场,融合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科普展品勾起学生们的好奇心,他们或仔细观察展品外观和结构,或认真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或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起来。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和互动体验,通过触摸、旋转、调整等动作,亲自体验科技的神奇和魅力。
俞氏传统木刻雕版以印制私塾课本、描红簿、历代艺文、各地族谱、家谱为主,兼刻有图书中的插图,以及版画作品,为莆田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博物馆带来的俞氏雕版印刷体验活动,吸引众多孩子们的目光。他们在博物馆志愿者指导下,完整体验了上墨、匀墨、铺纸、印刷、起纸等传统雕版印刷流程,解锁传统手工艺乐趣,探寻莆仙文化魅力。
科普进校园活动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科学视野,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科技梦想插上了翅膀。今后,莆田市博物馆将通过挖掘本馆特色资源,创新活动方式,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让更多学生们参与到科普活动中,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