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大人膝下:
不得手谕久矣。海外游子,悬念何如?又闻川战复起,兵自增,而匪复猖!水深火热之家乡,父老之苦困也何堪?狼毒野心之列强!无故侵占我国土!二十一条之否认被拒绝,而租地期满,又故意不肯交还!私位饱囊之政府,只知自争地盘,拥数十万之雄兵,无非残杀同胞,热血男儿何堪睹此?男也,虽不敢云以天下为己任,而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况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此男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身之事业也!
男荣臻跪禀
六月三号
家书背景
这封书信,是1922年6月3日,聂荣臻在比利时沙洛瓦劳动大学写给父亲聂仕先和母亲唐氏的。1919年,20岁的聂荣臻离开重庆,远赴重洋,开始了勤工俭学的岁月。他先于1920年1月来到了法国马赛,后于1921年11月到达比利时,进入沙洛瓦劳动大学学习,这封书信正是那时所写。
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情。聂荣臻在这封书信中写下了自己的初心。水深火热的家乡,列强侵占的国土,中饱私囊的政府,拥兵自重的军阀……年轻的聂荣臻为国而痛、为民而哭,在书信中掷地有声地发出了“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的呐喊,这是铮铮男儿的誓言。
“远出留学,所学何为?”聂荣臻在书信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道出了一批同样怀着救亡图存理想的留学青年的心声,“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全胞之均能享安乐也!”。2000多年前,曾子留下“士不可以不弘毅”的谆谆教诲;1000多年前,诗人杜甫在茅屋破损之际,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喟叹……彼时的聂荣臻,以四万万同胞的衣食安乐为己任,告诉世人:家国天下的理想,依然在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绵延流淌。
1922年8月,聂荣臻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从此,他的一生,便在为国为民为共产主义奋斗中度过。从戎马倥偬的革命年代,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代,聂荣臻为民族强盛殚精竭虑、孜孜以求。在负责领导国防科技事业时,他曾言:“搞不出‘两弹’,我死不瞑目。”
“父亲一生做了两件事情:一是为新中国的创建贡献了前半生;二是为新中国的建设,为我国科学技术,特别是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了后半生。”女儿聂力平淡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聂荣臻不平凡的一生。
1992年,按照聂荣臻的遗愿,他的部分骨灰被安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永远注视着这片他曾奉献了后半生的大漠戈壁,永远陪伴着这些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
“此男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身之事业也!”聂荣臻用一生守护了自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