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莆田市博物馆推出
“莆博微课堂——抗战篇系列”,
共同回望抗战历程,
重温红色足迹,
感悟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本期,我们讲述的是——
一·二八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对中国东北几省区的军事占领。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帝国主义者为扩大战争的成果,也为了打击南京国民党政府,逼迫国民党政府承认日军已占领东北的事实,于是企图故技重施,仿效九一八事变贼喊捉贼的伎俩,对中国南方城市也是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世界级大都会城市之一的上海,进行偷袭。
1932年1月18日,住在上海的日本传教主任天崎启升和四名莲宗和尚在做“冬季修行”。日莲宗是日本佛教的一个宗派,“冬季修行”是一种在马路上边走边祈祷的宗教活动。当他们走到一家中国人经营的三友实业社棉织厂外面时,看到厂里的工人义勇军正在操练,便动手向工人义勇军抛掷石子进行挑衅。工人们见状极为愤慨,要与这帮日本“和尚”评理。双方发生了冲突,打斗起来。事后日方声称,其中一名和尚受伤死在了日本医院。
南京路上的三友实业社门市部
日本方面极力扩大事态,第二天就对棉织厂进行了打击报复。几十名日本浪人在日本军队的指挥下,拆毁了三友实业社棉织厂外的竹篱笆,进入厂内纵火,烧厂房、工房和仓库,损坏30多台织机。还与急忙赶来维持秩序的公共租界华籍巡捕发生冲突,砍死一名、砍伤两名华籍巡捕。日本暴徒也被打死一人、重伤两人。于是,数千名日侨在上海举行集会,并上街游行示威,沿途殴打行人,捣毁电车、公共汽车和中国商店,叫嚣要“杀尽中国人”。
遭焚毁的三友实业社毛巾厂厂房
被日本暴徒破坏的三友实业社竹篱
日本这一系列活动,其实只是故意挑起事端,以便发动战事。1月28日,大批日本海军陆战队员在上海登陆,向驻守上海闸北的中国第19路军守军发动了突然进攻。19路军全线应敌,官兵们士气旺盛,以一当十,沉着应战,日军数次进攻都被击退。中国爱国官兵不畏强敌,显示出超强的战斗力,给日军迎头痛击,迫使指挥上海战事的日军司令长官数次更换其主帅。就这样,战争一直持续到了5月。
奋力抵抗的19路军
5月5日,由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终于导致中日两国签订《淞沪停战协定》,日方向国民党政府勒索了更多特权,中国则失去上海的驻兵权。《淞沪停战协定》使上海成为日本侵华的重要基地。
《淞沪停战协定》签订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