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馆不打烊 居家看展览 | 莆田市博物馆馆藏中国近代名家书画精品展(一)
栏目:陈列展览 发布时间:2022-03-23

虽然疫情阻隔了大家来莆博的脚步

但无法锁定大家欣赏的目光

我们的“云展览”同样精彩无限

并将零距离陪伴大家


今日线上打卡

我们为大家解锁

“莆田市博物馆馆藏中国近代名家书画精品展”

引领大家一同领略阵容强大、灿若星河的民国书画瑰宝

                                              

 

               

 

微信图片_20220323152942.jpg

徐悲鸿丨三尺画猫立轴

题文:不堪回首。辛未岁栏。徐悲鸿写。

钤印:徐悲鸿、天地无全功

徐悲鸿(1895—1953),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微信图片_20220323152950.jpg

林风眠丨1931年林风眠墨笔水鸟132x34.3cm

题文:林风眠冬西湖


林风眠(1900—1991),家名绍琼,字凤鸣,后改风眠,广东梅县白宫镇阁公岭村人。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是已经接近了“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画家。


微信图片_20220323152954.jpg

潘天寿丨民国潘天寿墨笔蕉林竹89x48cm


题文:懒尊者

钤印:阿寿



微信图片_20220323152957.jpg

潘天寿丨1931年潘天寿设色春午乱鸣鸡151x50cm

题文:春午乱鸣鸡 三十年黄梅时节之门(汉?)寿

钤印:潘天寿印(白)


微信图片_20220323153001.jpg

潘天寿丨民国潘天寿指墨山水软片75x40cm


题文:作指画鲜除高其佩外鲜有用生纸者知世人之多不知指画矣

十九年春仲多鲜字阿寿又记

钤印:寿

题文:诗思在疏林荒渚之间 三门湾人指书时客歇浦

钤印:天授小鉨(白)



微信图片_20220323153004.jpg

潘天寿丨四尺行书立轴


题文:观濮水亭厂,小坐等闲身,高柳碧于染,绮荷红拥人。吴山云外古,湖水宋时新。瀛岛鱼仙府,争飞到俗尘。辛未黄花开旧阿寿

钤印:潘天寿印

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潘天寿作画用大笔粗线,笔线有时宽达两寸,并且落笔很重,用墨方面,潘天寿着眼于大处,一贯追求的是雄阔大气的艺术风格。


微信图片_20220323153008.jpg

朱屺瞻丨1932年朱增钧设色枇杷149x32cm


题文:五月琵琶黄似橘。时在壬申冬月,娄冬朱屺瞻,写于乐天画室。

钤印:朱增钧(白)屺瞻(朱)



微信图片_20220323153011.jpg

朱屺瞻丨民国朱增钧墨荷116.5x29.2cm


题文:屺瞻写。

钤印:朱增钧(白)屺瞻(朱)



微信图片_20220323153014.jpg

朱屺瞻丨1932年朱增钧墨竹136x34.5cm


题文:白沙留月色,秋竹助秋声。壬申秋月,娄冬朱屺瞻写。

钤印:朱增钧(白)屺瞻(朱)

朱屺瞻(1892-1996),初名增钧,号起哉、别号二瞻老民,斋名癖斯居、梅花草堂、修竹吾庐、养菖蒲室,江苏太仓浏河人。日本留学,上海大学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西冷印社社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上海美协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擅画山水和花卉蔬果。他的作品融会中西,致力创新,所作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