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从中我们可以集中体会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恐怕再没有哪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能够带给国人以更多情感。
中国的山水画,历史悠久,在东方乃至世界上,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今天带您一起欣赏莆田市博物馆馆藏中国近代名家的山水画,重温山水情趣,体会大自然博大精深的奥妙。
胡佩衡(1892—1962),谱名锡铨,又名衡,字佩衡,号冷庵,外号胡涂克图,以字行,蒙族,原籍河北省涿县,因祖辈做粮商,迁居北京。先后在北平师范、私立华北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艺专任教职,主办过“中国山水画函授学社”,又在北京琉璃厂创办豹文斋书画店。历任中国画学研究会和湖社画会评议,华北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画院画师兼院务委员。20岁后开始与北京名画家如姜颖生、林琴南、金城、陈师曾、陈半丁、萧谦中、汤定之、贺履之相往来,并得到他们的指导。胡佩衡虽入手于“四王”但笔墨更近明四家沈、唐骨法。1949年后注重写生和笔墨锤炼,晚年笔墨更为老道精湛。
胡佩衡丨1931年胡佩衡水墨湖山消夏图轴137x34cm
题文:湖山消夏树青葱,一径穿行万壑空。六月凉生松竹伴,有人窗下咏华嵩。辛末春拟清湘。佩衡
钤印:胡佩衡印
胡佩衡丨1930年胡佩衡水墨山水 43x23.5cm
题文:庚午岁莫(暮)拟戴文进笔。冷庵胡佩衡。
钤印:胡、佩衡
黄宾虹(1865—1955),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近现代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80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
黄宾虹丨三尺苍梧游立轴
题文:南天赫夏古蛮乡,密叶垂青实坠黄。平楚几家临水次,舟行曲岸见渔梁。黄宾虹苍梧纪游。
汪慎生(1896—1972),名溶,字慎生。安徽歙县满川村(现汪满田)人。幼在浙江兰溪当学徒,后在上海画炭画谋生。曾参与宣南画社。先后任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和辅仁大学美术系教授。解放后任民族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画院画师、院务委员等职。汪慎生擅花鸟、山水,尤以花鸟著名,能工笔亦能写意,而以小写意花鸟画最富影响。
汪慎生丨1931年汪慎生设色山水图软片68x46cm
题文:信手拈来,差近倪黄 辛未长夏满川汪溶
钤印:慎生
余绍宋(1883—1949),浙江龙游县人,号越园、樾园,别署寒柯,1910 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民国元年任司法部参事,曾是梁启超的老部下,且与梁启超在治学上十分投机,因此寄居津门时,是饮冰室的常客,二人在这里曾有许多生动有趣的交流。余绍宋平生旨趣尽在金石书画、画学论著、方志编纂,善属文、精鉴赏、长方志、富藏书,尤工书画,善画梅兰竹菊,更工墨竹。曾参与宣南画社。为近代著名史学家、鉴赏家、书画家和法学家。
余绍宋丨1932年余绍宋水墨山水图软片64x32.5cm
题文:壬申夏日余绍宋写。
钤印:余绍宋、越园
刘含章(1880—1952),字仲缵,闽侯(今福州)人。中国司法界的元老。上世纪20年代末活跃于津宁司法界,曾任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民事庭庭长、贵州高等法院院长。善画松。间作山水,仿石涛(道济)。
刘含章丨1931年刘含章设色山水折扇面55.5x20cm
题文:辛未夏日仲缵刘含章写于金陵
钤印:刘含章印
刘含章丨1931年刘含章设色廿四桥月夜图软片103x46.5cm
题文:廿四桥仍是波心荡,冷月无声。
辛未夏日写姜白石词句于金陵随安室 含章
钤印:刘含章、仲缵
汪铎(1889—1969),字声远,号北野山樵,别署浙江渔父,安徽歙县人。自幼嗜画,后与黄宾虹交游,画益进。曾历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华东艺专教授。所画山水、人物、花卉俱工。绘有《历朝名人画法津梁》八册行世。
汪铎|148.5×80cm
题文:赤壁夜游 辛未初秋挥汗写声远汪铎
钤印:歧山汪铎之印
陈秋草(1906—1988),字秋草,号犁霜、实斋,室名风之楼。祖籍浙江鄞县,生于上海。1928年起与潘思同、方雪鸪等筹办白鹅画会,并创设白鹅绘画研究所,1934年改名白鹅绘画补习学校,同时任良友图书公司《美术杂志》编辑,编辑有《白鹅年鉴》、《装饰美》、《白鹅画刊》。1936年后,专志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1945年起创设劲草社,1946年后参加上海美术作家协会。1955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部部长兼上海美术馆馆长。
陈秋草丨1932年陈秋草设色山水软片 150x39cm
题文:廿年新秋写于甬北草堂 陈秋草
钤印:风之楼主、陈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