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元宵”博物馆里过大年——油纸灯笼闹元宵手作体验活动
栏目: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2-02-24

莆仙油纸灯笼有千年的历史,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油纸灯,用细竹丝作骨架,以纱葛或油纸蒙骨,燃烛其中。在莆仙方言中,“灯”与“丁”、“竹”与“德”谐音,竹子做的灯笼代表“财丁兴旺”“德泽绵长”,做工精细,寓意吉祥,地域色彩浓厚,深受百姓喜爱。

微信图片_20220223155959.png


2月15日,正值元宵佳节,为进一步挖掘民俗节日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涵养文明力量,由中共莆田市委文明办主办、莆田市博物馆承办的“我们的节日·元宵”——博物馆里过大年之油纸灯笼闹元宵手作体验活动在莆田市博物馆举行。三十多位大小朋友欢聚一堂,手绘油纸灯笼,融入节日氛围,传递美好祝愿。

微信图片_20220223160032.png

 活动通过灯笼寓意的知识导入,让大小朋友接触趣味的传统祈福文化,并融入五种色彩与吉祥寓意图案的应用,让大家将自己心中美好祝愿描绘在灯笼上。

微信图片_20220223162223.png

小小灯笼,内涵丰富,既体现“五行融合”等传统文化,又表达“福禄寿”“双喜临门”“添财添丁”等美好祝愿。通过共描祈福灯,让群众参与“福”文化,乐享“福”文化,传达真善美,歌颂今天美好生活,寓教于乐,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将姓氏文化与传统手艺相结合,同时在动手操作中体悟传统节日习俗的魅力,实现知行合一、以德化人预期目标。

 

微信图片_2022022316222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