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承载了中国人最热烈的情感和美好寄望,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源泉。2022年春节期间,莆田市博物馆在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推出多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吸引周边超4万群众参与活动和参观博物馆,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中国年氛围,博物馆馆里过大年逐渐成熟并形成品牌。
氛围营造,独具匠心。内部精心升级,组织数次展厅优化,使得场馆以崭新面貌呈现在观众眼前。外部精巧布置,融合了虎文化、福文化、天文文化和博物馆文化,独具匠心打造创意“星球”和“2022虎年福见”和“2022福星高照 福佑中华”打卡墙,营造出焰火璀璨、金虎送瑞的浓厚喜庆氛围,是观众庆祝新春、欢度佳节和参观游览的绝佳打卡拍照场地。
展览展示,感悟初心。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注定在历史坐标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2022年,我们百年再出发,喜迎二十大的召开。值此重要历史时刻,阖家团圆之际,莆田市博物馆推出3场新展,与民众同贺新春:
一是“百年回望·红心向党”图片展。回顾百年来,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二是“习近平用典”主题书法创作巡回展。展览以书法艺术的形式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文章引用的经典名句,生动阐释和广泛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展览、悟初心、品经典、赏书法。
三是“雅韵青风·瓷逸幽蓝”青花瓷展。通过展示明清两代51件套(66件)青花瓷中常见的器型及传统民俗图案,解析其中蕴含的文化故事,展现中华优秀民俗文化底蕴。
文化惠民,润泽人心。一是互动体验,线上闹春。妈祖文化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尊崇、信仰妈祖过程中遗留和传承下来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总称。游客在参观游览“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基础上,参与网络答题赢虎年好礼。活动现场,一条条竞猜问题与海丝展厅内容相互呼应,点燃了观众的参观热情,引得观众纷纷参与进来,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二是老少咸宜,巧手贺春。“小手一卷,轻轻推动,粘,捏,最后再组合到一起,就完成啦!”活动现场小朋友生动地介绍自己的作品。一张张特制瓦楞纸在现场观众的巧手下,变身一只只栩栩如生、惹人喜爱的立体纸玩老虎公仔;葫芦水贴画活动中,现场30位大小朋友悉心聆听老师讲述葫芦的历史、寓意以及葫芦水贴画制作步骤和技巧,随后大家展开想象翅膀,一起水贴专属自己的新春葫芦,并将专属自己的“福禄”带回家。此外,百“姓”灯笼送百姓、俞氏雕版氤春色体验、快乐扎染体验、手工陶泥体验、皮影制作嘉年华等多场活动轮番上演,一场场文化惠民活动送福气、聚热气、接地气,带动广大市民欢聚一堂,融入节日氛围,传递美好祝福,同时进一步挖掘民俗节日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百“姓”灯笼送百姓 葫芦水贴画
快乐扎染体验 立体纸玩老虎公仔
皮影制作嘉年华 手工陶泥体验
俞氏雕版氤春色体验 童心传承千年习俗文化
文明参观,安全舒心。春节期间增加值班值守人员,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入馆人员扫码登记、测量体温、佩戴口罩、限流错峰、“一米线”等防疫工作措施,为确保春节期间广大观众安全舒心的参观体验夯实基础。
媒体宣传和信息公开服务及时跟进,博物馆官网、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开放公告、活动预告,推送各项活动动态,省文化旅游厅、省文物局、莆田发布等平台也及时转载、推送,进一步扩大宣传效应,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便捷与准确的信息服务。通过努力,市博物馆圆满完成参观接待、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任务。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观众不文明的行为让博物馆“很受伤”,比向展柜投掷钱币、随意触摸、破坏展品等现象时有发生。
文明是走进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基本要求。在此我们倡议,每一个来莆博的观众,除了保持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外,还应有起码的文明礼仪,遵守我馆官网公布的八条参观须知,同时,我们也将强化文明提醒责任和防范措施,不断加强巡查和监管,与大家携手共创良好的参观体验。